交銀國際發表報表題為《「對等關稅」對科技行業影響深遠》的報告表示,從全球科技行業產業鏈分工來看,大多數的終端消費產品在中國內地和亞洲地區生產,而這些地區或是本次美國關稅政策的受影響地區。該行們預計,僅中國內地就負責生產全球81%的個人電腦,75%的智能手機,58%的電動汽車,32%的服務器。而其餘很大一部分電子產品的產能也集中在中國台灣地區,東盟和日韓等地區。雖然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如果關稅政策確實落地,該行認為第一是對於輸向美國的終端產品的需求或隨著價格上升而減弱;第二是美國作為很多終端消費產品第一大市場,在需求減弱後的溢出效應或對全球科技行業供應鏈造成衝擊。該行認為,相對於美國市場本身,對於產業鏈更重要的影響在於造成產業鏈的庫存上升,產能不能充分利用使得對於供應鏈公司輸往全球其他市場的價格下降,從而影響科技企業的收入和利潤水平。
該行指,關稅對於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等具有可選屬性的電子產品的衝擊或最為直接。OEM面臨關稅或將轉嫁部分關稅給終端消費者;轉嫁部分關稅給供應商;犧牲自身的利潤水平。考慮到本次關稅幅度較大,該行認為大部分關稅或由消費者承擔,而手機和個人電腦等產品需求相對於價格上漲或較為敏感,消費者對於手機和個人電腦的需求或受到較大衝擊。
相關內容《大行》中銀國際列出「南向資金」今年以來活躍交易股份名單(表)
對於產業鏈如何分擔關稅的壓力,該行認為那些技術門檻較低,議價能力較差的企業或被迫承擔相當一部分的關稅。同時,正是因為這些企業議價能力較差,其毛利率等關鍵盈利能力指標也相應較差,關稅對於這些企業在財務上的衝擊也最大。
於芯片產品來說,雖然暫時獲得關稅豁免,但該行認為芯片產品在之後存在被加徵關稅的風險。該行同時認為,包括晶圓代工和集成電路設計等半導體全產業鏈條或進一步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交銀國際認為,美國要實現科技行業產業鏈回流和重塑短期內或將很難實現。以台積電(TSM.US) 所在的先進製程晶圓代工行業為例,據台積電管理層預測,公司需投入超過1,650億美元才能在美國建設近20%的總體先進製程產能,而建成的產能的良率和生產效率對公司利潤水平或都將是負面的。2025年3月初,台積電宣布將在之前650億美元投資的三座晶圓廠基礎上,在美國額外投入1,000億美元,新建3座晶圓廠、2座封裝廠和第一個研發中心。之前的650億美元投入從2020年開始建設,第一座晶圓廠或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大規模生產。而之後的1,000億美元投資或在2025年開始的較長一段時間內陸續投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生產基地。根據台積電管理層預測,總共1,650億美元的投入或只能提供台積電20%的總體先進製程產能。由此可見,要真正意義上建 成美國本土的製造業能力所需的時間和投入或將極為巨大。
相關內容《大行》里昂:美國關稅令蘋果供應商利潤率受壓 比亞迪電子(00285.HK)高偉電子(01415.HK)聯想(00992.HK)瑞聲(02018.HK)估值被低估
同樣的,蘋果(AAPL.US) 雖然在今年2月宣布在美國德州投入5,000億美元建立AI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產線,該行對於產線的時間進度和經濟效應能見度不高。該行同時認為,AI服務器作為當下熱門且具有高附加值的投資方向或受到科技公司的重視,但建立類似硬件生產線的嘗試或不能簡單被推廣。換句話說,該行認為蘋果建立類似智能手機等需求相對穩定產業鏈的意願似乎更低。而美國本土科技製造業人才或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滿足需求。
交銀國際認為,關稅政策對於科技產業鏈影響深遠,且美國聯邦政府政策變化快,不確定性強,建議投資者在關稅和貿易政策有明確信號前謹慎配置科技類股票。建議投資者關注科技公司中具有較強資產負債表和在產業鏈上有較好議價能力的公司。同時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半導體產業鏈國產替代的機會。(wl/u)(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