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發表中國市場策略報告,美國政府上周三(2日)宣布對中國加徵34%的「對等」關稅後,A股市場大幅下跌,該行估計,在關稅上調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加權從價關稅率平均可能達到約63%。就4月7日A股市場急劇下跌,高啤打值的科技、媒體與電信(TMT)行業以及出口佔比較度高的製造業成為跌幅最大的板塊之一。
該行估計,如果關稅上調持續實施,外部需求的潛在下降和全球經濟增長的大幅放緩,可能使中國2025年的出口增長和GDP增長分別減少5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該行預料美國關稅上調將使A股非金融企業的收入增長減少2.4個百分點。由於利潤率收縮面臨壓力,A股非金融企業的淨利潤增長可能放緩6個百分點。加上受影響較小的金融行業,總體A股盈利增長在2025年可能放緩4個百分點。
但鑑於關稅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可能的報復措施以及全球匯率變動,這些宏觀經濟預測和盈利估計的誤差範圍可能較大。從自下而上的角度看,2023年A股非金融企業的海外收入佔比為13%,其中電子產品和家電的海外收入佔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瑞銀指回顧2018年,A股主要指數在關稅相關新聞發布的第一天下跌約3%,但在隨後兩週內保持區間波動。這意味著A股市場對貿易摩擦的定價通常既不會過早,也不會過遲。事實上,所謂的「對等關稅」高於2018年實施的關稅。根據經驗,A股市場近期的走勢可能已大致反映了關稅上調的潛在負面影響。目前A股市場看起來被低估,相較於全球新興市場交易價格存在顯著折讓,該行預計這將有助於A股市場展現相對較高的韌性。
該行指,昨日(7日1中央匯金稱正在採取措施穩定市場,並注意到4月7日滬深300ETF的交易量進一步上升。根據該行的估計,「國家隊」(中央匯金)在2024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別向A股ETF淨流入4,202億、349億和3,167億元人民幣,全年總額達到7,718億元人民幣。
瑞銀估計,對比2015年第三季度末,「國家隊」(包括中央匯金、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及國家外匯管理局下屬投資平台)的總持股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24萬億元,佔當時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7.7%。因此,該行認為自2024年初以來「國家隊」的購買規模與歷史水平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在極端情況下,看到總持股規模顯著增加可能性,以穩定市場的潛力。
該行料,在2025年期間,除了「國家隊」之外,其他長期投資者可能在內地監管機構的指導下,以可持續且穩定的方式進入A股市場。該行計內地保險公司、互惠基金及社會保障基金進入中國股市的淨流入可能分別達到1萬億、5,900億及1,200億元人民幣。該行認為,長期資金因其穩健的管理風格和長遠的投資視野,被視為市場的「壓艙石」。
在策略上,板塊中更青睞那些受益於中國政策利好的公司,在短期市場動盪的情況下,國內消費支出、自力更生、股息和國防等主題可能會引起投資者的關注。(wl/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