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股拉升,寒武紀、海光信息漲超7%,半導體設備ETF、半導體產業ETF、科創芯片ETF南方、科創芯片50ETF、科創芯片ETF富國漲超4%;科創芯片ETF博時、科創芯片ETF、科創芯片ETF指數、半導體ETF、芯片ETF龍頭、中韓半導體ETF、芯片ETF漲超3.5%。
半導體設備ETF、半導體產業ETF跟蹤中証半導體產業指數,標的指數前三大重倉行業覆蓋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和集成電路設計領域,三大行業集中佔比超80%。成分股包含龍頭設備廠商北方華創、中微公司;AI芯片設計龍頭寒武紀、海光信息;材料廠商南大光電等。
科創芯片ETF緊密跟蹤科創芯片指數,聚焦於半導體產業鏈核心環節。其成分股囊括了AI芯片、存儲、製造、設備、材料等關鍵企業,形成了覆蓋上游設備、中游製造、下游設計的完整生態鏈條,一鍵囊括,省去對細分領域的繁瑣輪動:
芯片設計類:海光信息、寒武紀、瀾起科技等,涉及CPU、AI芯片、接口芯片等領域;製造與代工類:中芯國際、華虹公司,是國內集成電路製造的主要力量;設備與材料類: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設備)、滬硅產業(材料),服務於芯片製造前道環節;存儲與設計服務:芯原股份、佰維存儲等,為下游終端提供支持。
消息面上,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可能與一場電話會議有關。超微半導體( AMD) 執行長蘇姿豐在第三季財報的電話會議上透露,其Instinct MI308 AI芯片已獲得出口中國的許可證。而海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AMD概念股,兩家公司的合作始於2016年。而海光信息的爆發,對芯片板塊的帶動作用明顯。另一方面,最近市場上也流傳一些關於“數據中心建設與國產芯片”的信息,國產替代邏輯顯著增強。
此外,韓國半導體巨頭SK海力士11月5日表示,已與英偉達就明年HBM4的供應完成了價格和數量談判,媒體報道稱,SK海力士在談判中佔據上風,HBM4價格比目前供應的HBM3E價格高出50%以上。
此外,近段時間以來,存儲價格持續上漲引發廣泛關注。
在社交媒體上,隨着價格的暴漲,“囤內存”成了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據第一財經報道,不少內存條價格是在9月開始明顯上漲的,並持續至今。
有深圳華強北商家表示,從8月就能感受到所有內存顆粒都有漲價的趨勢,漲價也波及手機閃存價格,導致價格每天都不一樣,整體一路上漲。8月,一塊DDR4 8G內存條價格可低至90元以下,一個月時間內漲到100元-130元。
大同證券指出,隨着AI生成內容從初期的單一形態(如簡單語音、圖像)逐步擴展至歌曲、視頻乃至多語言視頻等更為複雜的形式,數據容量正呈現爆發式增長。在AI需求的強勁拉動下,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存儲價格仍將延續上漲態勢。
海外多家頭部科技廠商上調了2025財年的資本支出預期,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擴張,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的存儲需求增長持續提升行業景氣度。
海外主要大型雲廠商正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谷歌於近期上調了2025財年資本支出指引,從此前的850億美元增加至910-930億美元。Meta將其2025財年目標縮窄至700-720億美元的區間高位。微軟表示,雖然此前預期明年投資增速可能放緩,但目前看資本支出將繼續擴張。
德邦證券指出,從全球來看,本輪AI帶動的半導體擴產仍在持續,25Q2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達到331億美元,同比增長23%;9月日本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達到4246億日元,同比增長14.9%。同時我們注意到海外大廠Q3中國區營收快速增長,隨着海外關鍵設備的進一步到位,國內先進製程擴產有望加速。從國內來看,Q3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營收大幅增長,這不僅反映設備公司去年訂單情況良好,也反映今年下游晶圓廠進展順利,訂單兌現度強。同時設備公司研發費用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研發費用率在營收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沒有出現下滑,國產半導體設備公司研發投入意願強,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有望加速發展。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