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发表稳定币报告,就香港今日起实施的稳定币条例生效,估计香港稳定币市场规模约为160亿美元(约1,256亿港元)(中位数),存在上行风险。该行指监於香港相对严格的监管框架,认为拥有牌照、合规实践及稳健商业计划的公司将在长期竞争中胜出。
该行料香港稳定币市场规模中位数为160亿美元(上下浮动80亿美元,视不同工具而定)。上行风险来自货币总量扩张、对香港稳定币的外部需求增加及「链上」活动激增。在利率方面,稳定币可能增加对短期高质量流动资产的需求,或压缩短期收益率,并促进本地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该行报告中亦讨论了对亚洲及新兴市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以及对港币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相关内容瑞银指经济基本面与股市表现出现分化 料全球股市短期内经历盘整
花旗指,值链中的主要上市参与者:1)上游/发行层:包括发行商、储备托管人及合规服务提供商;2)中游/分销层:包括交易所、资金进出通道及金融中介机构;3)下游/应用层:包括去中心化金融、支付/汇款、薪资处理及实体资产(RWA)代币化。
该行表示,对於港元,稳定币可以作为港元在国内和跨境交易中的额外用例。目前,港币在跨境交易中最重要角色是国际投资者用於交易香港上市股票。如果港元稳定币能在跨境贸易结算等领域更广泛使用,将增加港元在国际用户中的使用量。
若未来有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则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基础设施。许多市场参与者也认为稳定币支持的支付基础设施可作为传统代理银行和SWIFT基础设施的备用方案。但正如该行近期讨论的人民币国际化,关键仍在於提升全球用户的采用率。
相关内容《大行》瑞银料美进口商品加权平均关税率或升至18%以上 市场未重视风险 但重申「增持」中国市场等
如果稳定币支持的跨境贸易结算能大幅降低相较於传统银行基础设施的交易成本,且资金成本和外汇风险可控,稳定币可能对企业具有吸引力。若稳定币用例进一步扩展至代币化投资产品,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采用人民币。(wl/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