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据中国新闻周刊,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中取消了“自然人客户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这一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仍然明确提到,涉及较高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相应的强化尽职调查措施。
在《办法》发布后,部分银行表示:为了防止客户资金用于诈骗、赌博、洗钱等违法行为,客户一次性存取款超过5万元时,依然需要记录资金来源和用途。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客服表示,上述举措是该行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客服则表示,目前他们没有相关规定的明确记载。在实际操作中,中国建设银行北京丰台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此举是公安机关对于银行反诈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办理业务时柜员需要进行询问与登记,如果金额较大,又无法说明来源和用途,银行会联系辖区民警实地核实。
另外,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关注到相关内容,但就目前规定而言,如果不涉及诈骗和洗钱,又十分重视个人财产隐私保护,可以进行分笔操作或线上转账操作。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