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近日指出,美國推動實體人工智慧(Physical AI)技術的發展,將高度依賴與中國的持續合作。儘管近期因日內瓦貿易談判帶來關稅緊張緩和,但長遠來看,美國若孤立發展,難以在實體 AI 領域達成其雄心目標。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中國在 AI 相關製造業中享有領先優勢,特別是在高階製造領域表現出色,遠超美國。
報告預計,中美兩國的製造企業將展開大量合作,尤其是中國技術在美國本土生產的項目將成為雙邊合作的關鍵。
摩根士丹利特別點名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認為其具備成為推動中美合作的獨特優勢。分析師指出,特斯拉在引進中國製造技術進入美國市場方面具備領導地位,有望成為中美產業合作的領頭羊。
摩根士丹利警告,未來五年若美國在缺乏中國零組件與技術支持的情況下,試圖將 AI 製造業全面遷回本土,將面臨極大困難。分析師強調,國際競爭不應等同於孤立,國家間仍可透過產業合作實現雙贏。
針對美中貿易緊張,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則質疑關稅政策的長期效益,並提出「年底前是否仍會討論關稅?」的疑問。
他們認為,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從數位領域向實體系統拓展,更多戰略性議題將取代關稅成為焦點。
報告指出,美國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高品質電動車需求依舊旺盛。摩根士丹利強調,沒有任何西方汽車公司執行長相信,關稅和貿易壁壘能永久阻擋美國消費者接觸到優質的中國電動車技術。
綜合以上分析,摩根士丹利仍將特斯拉列為美國汽車類股的「首選標的(Top-Pick)」,並是其 Humanoid 100 名單中的核心企業。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