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於美國擬對非公民匯款課稅的政策草案引發全球熱議,特別是在移工與海外家庭依賴匯款的國家掀起不小震撼。
根據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公布的《龐大的華麗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未來美國或將對非美國公民向海外的國際匯款課徵 5% 稅金。
非美國公民匯款擬課 5% 稅,由銀行或平台代扣
根據草案內容,非公民在美匯款回母國,將面臨 5% 的「執行稅」,此稅金由匯款人負擔,並由提供服務的銀行、支付平台等匯款機構負責代扣,且需每季繳交至美國財政部。
若匯款人能透過「合格匯款服務商」證明其為美國公民或國民,則可豁免該項稅負。此外,擁有有效社會安全號碼(SSN)的納稅人,也有資格申請稅金退還。
草案也明定,若銀行或匯款平台未依法扣繳,將需承擔次級責任,補繳所有應繳稅款,使業者面臨更高合規壓力。
全球勞工匯款規模破 8 千億美元,新稅制衝擊龐大
根據美國聯準會(Fed)與世界銀行資料,2023 年全球勞工匯款總額達 8,180 億美元,是 OECD 國家對外援助的 4 倍。匯款對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家庭而言,是教育、醫療與基本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
若該政策生效,對依賴海外匯款的國家如印度、墨西哥、菲律賓等將造成實質衝擊。
其中印度或受最大衝擊。根據統計,2024 年從美國匯款流入印度的金額高達約 1,290 億美元,居全球之冠,稅制上路後恐嚴重打擊其數千萬仰賴匯款維生的家庭。
政策被批「制度性歧視」,移民與企業恐轉向穩定幣或他國貨幣
外界普遍批評此政策對非美國公民具有制度性歧視性質,尤其在美工作的移民將承擔額外經濟壓力,甚至影響企業的人力策略。部分雇主可能改為海外發薪、以穩定幣(如 USDT)或非美元貨幣支付,以規避潛在風險。
有投資人擔憂,若匯款稅正式上路,可能引發資金避稅潮,包括減持美元存款、改持歐元、人民幣、黃金或數位資產。也有人考慮透過現金匯兌或穩定幣進行避險操作。
美國稅改趨嚴,美元儲備地位恐受挑戰
從資本利得稅調整到如今的匯款稅提案,美國稅收政策轉向日益明顯,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對其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專家警告,若針對非公民採取更嚴苛稅收制度,恐影響美元的國際信任度,進而動搖其全球儲備貨幣的核心地位。
目前該法案仍在眾議院審議階段,尚未正式立法。然而在美元走弱、地緣政治升溫、去美元化趨勢擴散的背景下,這項政策若實施,勢將牽動全球金融市場的信心與資金流向。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