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數十個國家實施高額關稅後,全球金融市場,尤其是核心的美國公債市場,經歷了一場劇烈的拋售。這場動盪最終迫使川普宣布暫緩這些關稅,並可能避免了一場災難。
債市遭遇沉重賣壓
本周,美國公債市場這個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遭遇了沉重的賣壓,導致 10 年期公債的借貸成本急劇上升。儘管周四 (10 日) 時,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回落至 4.27%,但仍比本周初高出約 37 個基點,本周峰值更達到 4.51%。
美國公債市場的穩定對國內外的金融市場至關重要。美國政府透過稅收等收入或在債券市場借款來籌集資金,債券拋售不僅會導致政府面臨更高的借貸成本,這些成本上升還會蔓延至抵押貸款和企業貸款,進而擴大經濟損害。
殖利率的上升也推高了全球的借貸成本,這對於已經背負沉重債務的英國或法國等國家來說,無疑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負債累累的日本,其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本周飆升至 21 年來的最高點,而英國的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觸及自 1998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債券義勇軍再次出擊?
此次公債市場拋售的速度和規模之大,導致市場出現了一些紊亂跡象,例如避險基金被迫解除一些以債務為槓桿的押注。
雖然包括經紀商、交易員和投資者在內的市場參與者表示,這次拋售總體而言是有序的,但在川普宣布暫緩關稅前,買方與賣方的報價價差在周三有所擴大,一家交易部門表示,價差是正常水準的兩倍。投資者和分析師將本周的市場走勢比作 2020 年 3 月「現金為王」的恐慌性拋售,當時美國公債市場的崩盤迫使聯準會介入,進行了大規模的 1.6 兆美元的購債救援。
這次拋售的規模,凸顯了關鍵市場的脆弱性,也讓人聯想到 2022 年英國迷你預算危機引發的英國債券拋售。
對於這次劇烈的拋售,一種解釋是所謂「基差交易」的迅速解除加劇了賣壓。基差交易通常是宏觀避險基金的領域,它依賴於賣出期貨合約或支付互換,並以借入的資金購買現貨美國公債,目的是利用微小的價差獲利。如果向避險基金提供貸款的主要經紀商要求歸還資金,就可能導致基差交易的解除。
此外,市場也存在一些擔憂,認為中國可能拋售美國公債,儘管這需要時間才能在官方數據中顯現出來。中國是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大美國政府債務外國持有者,截至 1 月份持有近 7610 億美元的債券。
「債券義勇軍」這個在 1980 年代創造的詞彙,指的是那些試圖通過提高借貸成本來迫使他們認為財政揮霍的政府進行財政約束的債券投資者。就本周而言,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這次債券市場的拋售,是投資者對不穩定的政策制定表達擔憂的跡象。
Yardeni Research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債券義勇軍再次出擊了」,並補充說,他們是美國市場上唯一勝率達到 100% 的參與者。
川普政策轉向與市場反應
川普在周三表示,在投資者對其關稅聲明感到不安後,債券市場已良好復甦。然而,市場的動盪似乎促使他改變了主意。
儘管一些白宮官員堅稱,推遲額外關稅是原定的計畫,但債券市場的反應無疑加速了這一決策。川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 Kevin Hassett 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債券市場告訴我們,『嘿,也許是時候採取行動了,』這肯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這種想法。」
儘管如此,摩根大通 CEO 戴蒙 (Jamie Dimon) 在川普政府官員淡化債市動盪的言論後,罕見地表示經濟衰退可能迫在眉睫,這增加了採取行動的壓力。川普本人也承認,在政策轉變之前,市場表現得「急躁不安」。
在川普宣布暫緩關稅後,華爾街股市經歷了一場驚人的反彈,主要股指均出現歷史性的大幅上漲,債券殖利率也從高點回落。然而,隨著股市在周四再次下跌,市場穩定性仍然存在疑問,尤其是在過去一周左右的混亂事件之後,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Yardeni Research 負責人 Edward Yardeni 表示:「昨天發生的是市場為『川普賣權』的回歸而歡呼。如果他以前不關注股市,現在我們知道他正在關注債券市場了。」
稅務諮詢公司 RSM 首席經濟學家 Joe Brusuelas 認為,「衝擊的根源在於貿易體系拙劣的推出。美國的體制和行為在金融市場上失去了信譽和信心。」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